远见者,顶峰相见

创新科技让血管治疗更简单

天巡™通路家族助力神经介入通路建立

作者:中天医疗发布日期:2023-06-14分类:AIS Onestop产品解读浏览:320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讲题是“天巡™”飞架南北,天巡™通路家族助力神经介入通路的建立。

我们在急诊取栓中经常遇到通路建立困难,这不仅降低了一把通(FPE)概率、延迟操作时间并降低神经功能的预后,甚至还增加了术后颅内出血的风险。那血管通路的快速建立是我们手术成功的第一步。那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急诊取栓入路通路的建立。

我们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以下通路建立的困难包括主动脉弓以下血管严重狭窄闭塞和迂曲或者支架植入、主动脉弓及以上的解剖变异、主动脉弓及以上的血管严重狭窄闭塞和迂曲;对于颈动脉虹吸弯和眼动脉的“窗台效应”,这给颅内病变的治疗带来很多麻烦。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入路困难,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比如对侧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和腋动脉、颈动脉等,同时也要注意各穿刺部位的相关并发症。对于肱动脉、腹主动脉和主动脉的严重迂曲,可以尝试使用55cm 8F长鞘来跨过这些迂曲部位。

在急诊取栓过程中,不利的血管解剖与血运重建时间增加和预后差相关。常见的解剖变异有:II型弓和III型弓、牛型主动脉弓和颈总动脉迂曲,这给我们病变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我们一般都可以用SIM导管完成脑血管的造影,但无法完成导引导管和长鞘的交换,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需要更换更合适的入路。

文献显示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入路在穿刺至再灌注时间、死亡率、良好的影像学再灌注以及出院时间的临床结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我们在急诊血管内治疗中如果没有进行高度筛选,不应该首选上肢入路。

对于上肢和下肢入路均无法到位的前循环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颈动脉穿刺入路。

选择好合适穿刺部位后,通路器械的选择非常重要。常用的器械包括:8F导引导管/BGC、6F长鞘/5F长鞘等,器械选择上尽可能靠近病变部位,缩短治疗距离。我们普通的导管只能到达图片中的灰色区域,长鞘可以到达蓝色的血管区域,而远端通路导管则可以到达更远端的病变部位。

中天天巡™神经介入专用长鞘中天天巡™ 远端通路导管都属于性能优异的通路建立器械。

我们既要选择合适的器械,同时也要合理运用相关导丝和导管技术。常用的技术包括:同轴技术;多导丝技术;微导管/微导丝/V18导丝交换技术。这是一例左侧颈总动脉走行迂曲,同时股动脉迂曲的患者。我们使用了一个8F 55cm的长鞘,解决了股动脉迂曲的问题。

在SIM导管到位后,微导丝和微导管到位颈内动脉远端后交换为V18导丝,同时运用伙伴导丝和同轴技术将6F长鞘顺利输送至颈内动脉内,保证了远端血管病变的顺利处理。

近端通路建立完成后,远端虹吸段的迂曲和眼动脉段的窗台效应给远端通路导管的到位带来了困难。我们常用的技术包括:裸奔技术/导管头端塑形、伙伴导丝技术、同轴技术、球囊辅助穿梭技术和支架锚定技术。

对于血管直径比较小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5F 中天天巡™神经介入专用长鞘,既可以保证导管的顺利到位,也可以减少血管痉挛和阻塞前向血流的可能性。同时5F 中天天巡™神经介入专用长鞘可以兼容5F 中天天巡™远端通路导管,对于远端病变可以使用ADAPT和SWIM技术。

最后小结一下:

  • 1. 快速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
  • 2. 根据血管条件选择适合的穿刺入路(股动脉、桡动脉、经肱/腋动脉、经颈动脉);
  • 3. 器械的正确选择和技术的合理应用是血管通路建立的关键。

天巡™通路家族产品齐全,规格多样,可顺利保证神经介入通路的建立。